欢迎光临澳门文化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考研倒计时,24年将会迎来最大规模“弃考潮”,原因现实且心酸

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无论是乡村的学生还是城市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大学,只要努力学习就有机会改写自己的命运。

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已经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上面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希望孩子可以出人头地。

可是也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增加,导致学生无法成功就业,所以为了可以成功就业,大学生不得不选择在毕业后考研上岸。



相比于考公,考编来说,考研更加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提升学历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竞争优势的,在以后就业的过程中会更加吃香。

在本科学历的含金量不断下降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想着的是如何成功就业,可以帮助家长减轻一些负担。

但是也有的学生会有远见,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考研来增加优势,得到企业的肯定,所以考研党也是在逐渐增加。



这两年考研的热度不断增加,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会选择考研,导师也不需要担心考研率,反而会劝说成绩一般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报考,不要做无用功。

有大部分的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考研,是因为就业压力太大,当看到其他同学选择考研的时候,就会盲目的考研,盲目报考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上岸的。

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备考的时候很容易就无法坚持下去,中途备考的时候就会退缩。



另外这两年我国的考研政策还在不断的变化,很多高校已经拒绝为考研党提供宿舍,这让寒门学子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变得更加“雪上加霜”,学生会因为考虑到家里面的经济情况,最终选择放弃考研!

距离24年考研已经倒计时,很多学生都在抓紧最后的准备阶段,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临考试阶段,还有的学生选择了弃考,让人很是意外,备考这么久,只差了临门一脚,选择放弃岂不是很可惜。



其实研究生弃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政策调整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都是会影响到学生心态的。

24年可能会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弃考潮,因为大部分的学校已经明确表明不会提供研究生宿舍,这就逼退了一部分的寒门学子。



还有的学校分数线提升,这都会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考研的学生都已经成年,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要过多的去干预,不然的话只会让结果越来越糟糕。

考研也许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历和能力的好出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适合的,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学生要是无法付出足够多的辛苦是不能成功上岸的。



备考阶段就是很考验学生心态的,和高考不同,学生是单枪匹马的作战,很容易丧失斗志,而是高考不同的,是所有的学生一起努力,自然劲头会更足一些。

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目标,不过是盲目的报考,在考研的时候肯定是不会成功上岸的,这类学生也不要轻易报考。



只有喜欢科研,有着坚定毅力的学生才适合考研,考研很难,读研其实更难,在读研阶段学生需要不断的研究领域的专业,这是很需要耐心的,要是不热爱的话,很难可以坚持下去。

话题讨论:你对24年考研最大规模“弃考潮”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澳门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裁员潮”!尽管英国政府宣布自 2024 年秋季起将本地学生的学费从 £9,250 提高至 £9,535,但这点“救命钱”似乎为时已晚。据英国监管机构估计,尽管学费上涨,但近四分之三的高等教育机构将在明[全文]
    2024-11-29 03:50
  • 伴随着金色的树叶落地,“金九银十”已经悄悄过去,大多数专注于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工作,奋斗在图书馆里的考研学生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但还有不少学生仍处于迷茫,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喜忧参半,毕竟前途仍旧是未知的。但是对于升学[全文]
    2024-11-23 03:59
  • 从时光博物馆启程穿梭时空、与好友来一场“脑控赛车”、用AI创作一首国风歌曲……作为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万有引力π”展示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汇聚了无限科技和创意的温州市第十一届青少年创客文化节在瓯海奥体中心开幕。本届青少年创[全文]
    2024-11-22 03:59
  • ☛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暂的冲刺。学业上的每一次测评,仅仅是途中的一个小小标记,它既非终点,也无法全面定义孩子的价值。——敖爸在谈到孩子学业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有着各种的忧虑和困惑:“陪孩子写作业简直是一场战争,我生怕自己会被气得血压飙升[全文]
    2024-10-31 03:4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澳门文化网 am.affnews.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