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度分析是绝缘油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对取样、前处理和分析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高,整个过程都要避免杂质灰尘的污染。”4月6日,在福建漳州闽粤联网换流变工程现场绝缘介质检测实验室内,国网福建电科院设备中心博士赖永华一边认真进行着粤侧500kV#1降压变用的绝缘油检测工作,一边反复叮嘱着身边的检测人员。
技术人员在闽粤联网工程现场实验室开展降压变用油颗粒度检测
这是国网福建电科院将标准油化实验室搬到了闽粤联网工程现场,对已到货的粤侧500kV#1降压变用绝缘油滤油后开展颗粒度的检测工作,将原来油样需要2天才能完成送样检测的时间降低到2个小时以内,通过“零距离、零时差”就地检测,进一步提速闽粤联网送检油样检测效率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绝缘油是充油电气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与设备运行安全息息相关。新建工程所使用的绝缘油需要经过新油验收、滤油净化处理、注入设备热油循环等3个环节,总共完成20余个项检测项目,全部检测合格才能入网使用。
闽粤联网换流站工程共有20多台充油设备,新绝缘油近1500吨分10余批次到货,若按照传统方式由工程建设方检测人员现场取样后,自位于漳州的闽粤联网工程现场送到位于福州的国网福建电科院油气实验室检测,需要近5个小时的车程,中间来回折腾,路程颠簸。加上近期福建省内疫情形式严峻,运输不便,送检时间将更长、工作效率更低,将极大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人员在闽粤联网工程现场实验室开展设备安装调试
为主动精准支撑闽粤联网工程建设,国网福建电科院迅速出动“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检测分队骨干力量,由赖永华博士、刘惠鑫博士带队逆行现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克服缺少标准试验平台、仪器设备不足等困难,按照“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要求搭建了电力绝缘介质检测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将覆盖颗粒度、水分、击穿电压、油中溶解气体等重点检测项目,引入实验室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现场直接“点对点”收样-录单-检测-出报告闭环管理,将送检到出报告的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4小时,效率提升了近六倍。在从严从紧把住了闽粤联网工程油品入网质量关的同时,克服了疫情形势带来的送检难题,进一步延伸了支撑服务半径,打通了护航闽粤联网工程的“最后一公里”,为工程建设方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据悉,作为国家“十四五”能源重点项目,闽粤联网工程是国内第一次两个超大型异步电网的联网,建成后将推进闽粤两省电力互补余缺,显著增强闽粤两省的供电保障能力。为保障有着电网“血液”之称的工程设备用油质量,支撑闽粤联网的“血液经脉”安全可靠、畅通无碍,电科院闽粤联网现场绝缘介质检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健康状况,高效精准支撑闽粤联网工程建设,推动国网福建电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下一阶段,国网福建电科院将持续提升实验室的检测分析能力,根据闽粤联网工程进度安排,全力支撑绝缘油检测工作,并同步进行油品质量监督把关,确保所有油品健康入网。(郭清梅 赖永华)